畢業前要學會的事

本報導連結#SDGs #SDG4優質教育 #SDG10減少不平等

畢業前要學會的事


本次活動邀請到「BigFun大玩桌遊」創辦人-楊東岳老師蒞臨分享。楊老師大學時主修美術、研究所專攻電腦動畫,後來開業從事桌遊設計,他藉由分享個人經歷,告訴大家擁有甚麼關鍵能力,未來就不怕在不同的軌道轉換。

1. 高效習慣養成:不要一開始就把目標訂定的非常遠大,這樣做不到時反而容易放棄,建議設定一個相對簡單的目標,即使真的很簡單也沒關係,重點是要做得到,作得到的次數累積多了之後,在慢慢提高目標,透過不斷的重複,才能養成習慣。例如:一開始沒有閱讀習慣,而期望自己能一個禮拜讀完一本書,反而會成為壓力,或者中途因為覺得做不到而放棄,所以一開始可以設定讀三頁,反而有可能連續幾天都能達成,覺得太簡單或習慣閱讀的數量後,就可以再提高閱讀的頁數。

2. 溝通表達:討論一件事情時,分辨溝通的內容是「事實」、「論點」、「信仰」、「立場」,能強化溝通的邏輯能力。

「事實」是不需要辯論的,且無法改變。例如:今天氣溫幾度,有測量數據為準,不會因為爭辯而改變實際的溫度。

「論點」是對事實加上個人想法的看法。例如:今天天氣真冷,冷是個人感受或看法,不見得每個人都會一致。

「信仰」是一套個體的邏輯體系,是這四種表述中最難以撼動的。例如:你信仰基督教,我信仰佛學,大家都覺得自己信的是的,所以千萬不要攻擊別人的信仰,不僅成功機率很小,也可能會失去這個朋友。

「立場」是會被位置和利益影響的觀點。例如:壞人誘騙好人到商人沒上鎖的工地,結果好人摔死了,到底誰要負責任?以經濟學角度來看,工人要負責任。以法學家角度來看,必需處罰壞人。以商人角度看,好人莫名其妙跑到我工地造成意外,好人要負責任。

所以,搞清楚陳述的內容是屬於哪一種概念,能夠進行更有效的溝通。

3. 目標制定:目標=數字+期限。例如:我要減肥,怎麼樣才叫達成目標?如果改成我要在一個月內減2公斤,更能量化結果。


講師提出一個概念,熱情不是自發性的。你對一件事情會有熱情,是因為努力過後得到成就感、被認同,才會產生繼續努力的熱情,因此,訂定能達成的目標,透過不斷的累積小成就,才能持續保持熱情。

 楊東岳老師經歷分享  教學發展中心陳韋陸主任開場致詞